theclassicvision@gmail.com

出坑

去挖煤的時候,在這麼窄小的空間,萬一煤層動0.3公分就好,我們就會被壓死,那種恐懼,一輩子的黑色恐怖

出坑

侯硐有個傳說,神明會用鬼火指路,告訴窮苦的人們這片土地的富饒之處。家族第三代礦工周朝南,小時候總會在夏日的夜晚,隔著基隆河,遙望對岸的鬼火擺陣飛舞。1960年代中期,瑞三礦業公司在那個鬼火出沒處的下方,發現煤層,產煤量一躍成為全台之冠,但所謂的「黑金」,卻是窮人們下坑採礦,以命換來的。

周朝南看著礦業帶來侯硐的榮景,又看著礦場熄燈,小鎮沒落。如今,被資本掏空的山林已不再有鬼火了,在礦場工作43年的周朝南也退休了。面對荒廢的礦場與寂寥的小鎮,周朝南決心要為那些在礦坑裡賣掉性命的至親好友們,把礦工的故事說出來,帶他們出坑。

礦工是台灣有史以來職災傷亡率最高的勞動群體。1961年至1985年間,礦工職災超過超過65萬件,殘廢近1萬4千5百件;1950年至2000年,職災死亡人數高達4千人。這些數字,提供了台灣戰後經濟發展的能源。90年代台灣煤炭完全開放進口,自產礦業徹底結束。等末代礦工周朝南一代人過去,關於台灣礦工的勞動記憶,將從此塵封在地底綿延數百公里的黑暗坑道裡。

影片資料

Video material

片長  |   24 分鐘
年份  |   2022
顯示  |   彩色
語言  |   中文 / 國語
字幕  |   中文(繁體)
影片格式  |   HD
影片類型  |   紀錄片

導演

張晃維

台北人曾擔任新聞攝影記者,國內外節目、紀錄片編導、攝影、企劃、剪輯等職位。長期關注台灣勞動者身影及環境、文化相關議題。
著有《家的碎紙片》、《種一片森林》、《小琉球神起》等作品。


胡清雅

台灣台北人,畢業於台大新聞所,交大社文所博士候選人。曾擔任《端傳媒》、《苦勞網》之特約撰稿人與翻譯、交大亞太/文化研究士之研究團隊與執編,長期關注社會變遷、歷史與文化等議題。現任鏡電視藝文中心記者。


出品單位

鏡電視

鏡電視股份有限公司於2020年成立,深知媒體不僅只是營利事業,更背負重大之社會責任,承受社會的要求與期待。新聞媒體不僅為滿足收視聽眾知的渴望,同時促進資訊充分流通,並因此達成公共監督,提升對話功能及強化制衡政府施政、維持多元社會正常發展,是現代民主國家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鏡電視新聞台深知新聞之獨立、專業、自主的重要性,應讓新聞媒體回歸新聞媒體之本質,避免新聞媒體不當干預輿論,或淪為私人工具等。也只有新聞媒體能堅持獨立、專業、自主,才能善盡身為媒體公器的社會責任,進而延伸至節目製播尊重多元文化與維護人性尊嚴。 因此,鏡電視新聞台確定經營理念包括:企業永續經營更重於獲利、新聞不帶私益或個人目的、嚴格的自律與製播準則、重視人才培育與專業、重視社會對話與收視聽眾申訴、重視法遵並落實營運計畫,以善盡媒體之社會責任。 除了以上經營理念外,鏡電視新聞台的節目製播內容,也將發揚頻道內容六大特色:多元、專業、深度、國際、藝文、弱勢,我們希望能夠製播多元的節目內容,兼顧自律內控品質,同時也有弱勢關懷議題,落實尊重多元文化、維護人性尊嚴。除了各節新聞製播,鏡電視新聞台並規劃各類議題節目,包括: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