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資料
Video material
片長 | | | 72 分鐘 |
---|---|---|
年份 | | | 2012 |
顯示 | | | 彩色 |
語言 | | | 中文 / 國語 |
字幕 | | | 中文(繁體), 英文 |
影片格式 | | | HD |
影片類型 | | | 紀錄片 |
八○年代末期台灣解嚴,相關民生與政治之公平制度未能快速轉型,社會持續動盪不安,許多當代藝術家開步美術館,公然挑戰白色恐怖期間的政治禁忌,或借力公共場地,製作大型裝置藝術來反省空間、詮釋歷史,並且從包括政治在內的諸多領域當中,逐漸開創出嶄新的藝術面目來。
隨著時間推移與全球經濟的變化,如今國內以政治題材創作的視覺藝術家少之又少了,目前仍專志且悠游其中者,僅剩少數,其中反覆以政治圖騰開創藝術風格者,唯藝術家梅丁衍一人。西方美術史各個時期中回應不合理社會制度與反人道政治事件的藝術家比比皆是,日治與二次大戰後台灣亦曾出現若干反映人道 主義思想的小說家與木刻畫家,但畫家反抗集權的精神則於白色恐怖的鎮壓中迅速消失。因此長遠來看,尤其是解嚴後的藝術發展,梅丁衍在此一領域上顯現出傑出的份量;雖然帶著特有的幽默與辛辣,他的創作不僅切入「政治」與「歷史」核心,也不時地鞭策前進,尋求認同的調整與再詮釋。
歷史是一面殘酷的鏡子,由於國民政府在二二八事件後發動清鄉政策,掃蕩反抗者及同情社會主義的份子,導致大多數畫家紛紛改變畫風以求自保,不少堅持者落難監牢甚至失蹤,其中以大陸來台的黃榮燦其人及其作品最具代表性。梅丁衍不但為文立論,還計畫將黃氏作品改做成大型「燦柱」,為懷想一位優秀左翼藝術家豎立紀念碑。此一橫跨半世紀對前輩左翼藝術家的敬仰,與梅氏追逐此一故事之始末也將納入本片當中。梅丁衍這一份永不停歇追求藝術詮釋的的熱忱,在時代劇烈變革中,持續調整自己對歷史的認知,也嘲諷他人的政治見解,可是打從內心裡,卻又不得不承認自己在國族認同上翻攪著困難。
導演黃明川從1994年起即著手搜集梅丁衍的各式資料與活動拍攝,96至2005年大約是梅丁衍自美返台後製作裝置藝術的高峰時期,梅氏親自到各地參與展覽,或事先製作的情景皆納入鏡頭。本片計畫將梅丁衍的生活、創作等融入他多樣作品的思維當中,同時也希望將當代的政治氛圍不經意地帶入情節裡,讓藝術紀錄片不只是藝術的詮釋,能開拓與觀眾更寬廣人生經驗的交流。
片長 | | | 72 分鐘 |
---|---|---|
年份 | | | 2012 |
顯示 | | | 彩色 |
語言 | | | 中文 / 國語 |
字幕 | | | 中文(繁體), 英文 |
影片格式 | | | HD |
影片類型 | | | 紀錄片 |
黃明川,1955年出生於嘉義,畢業於台大法律系。畢業後赴紐約及洛杉磯學習石版畫、美術與攝影。1985年曾於紐約開設個人攝影工作室,拍攝商業廣告照片,並於1988年返台定居。1990年他完成了首部獨立製作電影《西部來的人》,其後還有《寶島大夢》、《破輪胎》兩部劇情片作品。1999年他以《破輪胎》獲得第36屆金馬獎評審團特別獎。除劇情片外他也有豐富的紀錄片拍攝經驗,包括公共電視《百工圖》系列紀錄片、臺灣作家系列紀錄片、九零年代台灣前衛藝術家紀錄片、《台灣詩人一百影音計畫》等。近年他則致力於藝術紀錄片的拍攝,身兼藝術家、藝評人、策展人與導演等多重身分。
舊視界文化藝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