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資料
Video material
片長 | | | 24 分鐘 |
---|---|---|
年份 | | | 2022 |
顯示 | | | 彩色 |
語言 | | | 中文 / 國語 |
字幕 | | | 中文(繁體) |
影片格式 | | | HD |
影片類型 | | | 紀錄片 |
做外送是希望多賺一點,存下來的錢讓自己有一天可以達成夢想。
外送人生
30歲的世昌是美食街的外場服務員,他20歲離家後,最大的夢想是找到一個心愛的人,一起打拚在台北買個溫馨的小窩,結婚成家。他努力工作,下班或休假時兼差從事美食外送,一天工作16到18小時是常有的事。然而懷抱著婚姻夢的世昌,卻仍要面臨坎坷情路,他一次一次面對失戀,騎車出門外送賺錢是他治療情傷的最佳良方。
一樣也是30歲的宇宗,最大的夢想是當演員、拍電影,他放棄電視台記者工作,一邊學習歌唱、表演等課程,一邊尋求試鏡機會。為了讓遠在台南的母親安心、不增加家人經濟負擔,宇宗在兩廳院擔任外場引導工作,賺取微薄鐘點費,也兼差外送美食補貼生活費。但母親總是憂慮不已,不願兒子在台北市的車水馬龍夾縫中追求明星夢⋯⋯。
兩個30歲的美食外送員,他們分別懷抱對婚姻與事業的憧憬,在夢想與現實之間努力奮鬥,他們如何面對其間的落差挫敗,振奮起來往前走?
片長 | | | 24 分鐘 |
---|---|---|
年份 | | | 2022 |
顯示 | | | 彩色 |
語言 | | | 中文 / 國語 |
字幕 | | | 中文(繁體) |
影片格式 | | | HD |
影片類型 | | | 紀錄片 |
台灣苗栗人,成長於北市,畢業於師大國文系、清大中文研究所。曾擔任中國時報、壹週刊、鏡週刊人物組記者。擅長小人物採訪寫作,著有小人物故事集《我不是自己的》。時任鏡電視藝文中心記者。
台灣台北人,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畢,在學期間主修影視製作。曾任報社攝影記者,2001年加入剛成立的台灣壹週刊,自創刊號待到2018年紙本最後一期(第880期),2018年開始紀錄片拍攝及剪輯,擅長人物短影音、紀錄片。現為鏡電視藝文中心資深攝影記者。
鏡電視股份有限公司於2020年成立,深知媒體不僅只是營利事業,更背負重大之社會責任,承受社會的要求與期待。新聞媒體不僅為滿足收視聽眾知的渴望,同時促進資訊充分流通,並因此達成公共監督,提升對話功能及強化制衡政府施政、維持多元社會正常發展,是現代民主國家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鏡電視新聞台深知新聞之獨立、專業、自主的重要性,應讓新聞媒體回歸新聞媒體之本質,避免新聞媒體不當干預輿論,或淪為私人工具等。也只有新聞媒體能堅持獨立、專業、自主,才能善盡身為媒體公器的社會責任,進而延伸至節目製播尊重多元文化與維護人性尊嚴。 因此,鏡電視新聞台確定經營理念包括:企業永續經營更重於獲利、新聞不帶私益或個人目的、嚴格的自律與製播準則、重視人才培育與專業、重視社會對話與收視聽眾申訴、重視法遵並落實營運計畫,以善盡媒體之社會責任。 除了以上經營理念外,鏡電視新聞台的節目製播內容,也將發揚頻道內容六大特色:多元、專業、深度、國際、藝文、弱勢,我們希望能夠製播多元的節目內容,兼顧自律內控品質,同時也有弱勢關懷議題,落實尊重多元文化、維護人性尊嚴。除了各節新聞製播,鏡電視新聞台並規劃各類議題節目,包括: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