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資料
Video material
片長 | | | 25 分鐘 |
---|---|---|
年份 | | | 2022 |
顯示 | | | 彩色 |
語言 | | | 中文 / 國語 |
字幕 | | | 中文(繁體) |
影片格式 | | | HD |
影片類型 | | | 紀錄片 |
開始做是為了生活、為了家庭,做到後來,路很髒,我掃完轉頭看,很乾淨,我就有成就感。
我是清潔隊員
李芳美是新北市三重清潔隊維護二班班長。早年先生做生意失敗,當時爸爸是清潔隊分隊長,介紹先生來開垃圾車,芳美則拿起掃把掃馬路。掃馬路技巧還是爸爸親自教。他向來尊重孩子們讀書就業選擇,沒想到有一天兒子簡士勛也成為清潔隊一員,日夜在資收車上接收分類資收物。 掃地看似簡單其實不容易,做久了雙手有繭、指節變形或有網球肘。因爲戶外工作,職災是清潔隊工作第一名,第二名則是資源回收。三重地狹人稠,隊員必須在車上快速做分類,喘不過來同時,也要防止被刺傷、細菌感染。 如今士勛妻子懷孕即將生產,他成為爸爸雖然開心,在想是否要換班工作,好照顧孩子?而芳美長年掃地拔草,手臂疼痛,加上眼睛因為工作影響有夜盲症,受不了天天太陽曬,想要提早退休,一家人生活即將邁向新的階段⋯⋯
片長 | | | 25 分鐘 |
---|---|---|
年份 | | | 2022 |
顯示 | | | 彩色 |
語言 | | | 中文 / 國語 |
字幕 | | | 中文(繁體) |
影片格式 | | | HD |
影片類型 | | | 紀錄片 |
台灣高雄人,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曾擔任紀錄片及電視紀實節目企劃編劇、導演、製片,以及臺北市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老師,長期關注性別、實驗教育、移民工等議題。編導作品《種籽,學習的村子》、《太陽不遠—我來街頭的理由、退場前志工絮語》、《擺攤男孩的心願》、《緬懷往昔—關於銅像二三事》。時任鏡電視藝文中心記者。
台灣高雄人,現居新北。畢業於朝陽科技大學傳播藝術系。涉世未深的影像初學者,拍了《歐巴桑初擊》後搖搖晃晃拿起攝影機,至此遊走在一道又一道形影之間,透過鏡頭捕捉生命的光,而後回望自己的腳步,也跟著這些人走向未知。現任鏡電視藝文中心攝影記者。
鏡電視股份有限公司於2020年成立,深知媒體不僅只是營利事業,更背負重大之社會責任,承受社會的要求與期待。新聞媒體不僅為滿足收視聽眾知的渴望,同時促進資訊充分流通,並因此達成公共監督,提升對話功能及強化制衡政府施政、維持多元社會正常發展,是現代民主國家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鏡電視新聞台深知新聞之獨立、專業、自主的重要性,應讓新聞媒體回歸新聞媒體之本質,避免新聞媒體不當干預輿論,或淪為私人工具等。也只有新聞媒體能堅持獨立、專業、自主,才能善盡身為媒體公器的社會責任,進而延伸至節目製播尊重多元文化與維護人性尊嚴。 因此,鏡電視新聞台確定經營理念包括:企業永續經營更重於獲利、新聞不帶私益或個人目的、嚴格的自律與製播準則、重視人才培育與專業、重視社會對話與收視聽眾申訴、重視法遵並落實營運計畫,以善盡媒體之社會責任。 除了以上經營理念外,鏡電視新聞台的節目製播內容,也將發揚頻道內容六大特色:多元、專業、深度、國際、藝文、弱勢,我們希望能夠製播多元的節目內容,兼顧自律內控品質,同時也有弱勢關懷議題,落實尊重多元文化、維護人性尊嚴。除了各節新聞製播,鏡電視新聞台並規劃各類議題節目,包括:國際、